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通常情况下,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会马上被逮捕。不过,若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如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等,司法机关有权决定逮捕。案件侦查过程中若发现新证据证明其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等情形,也可能导致被逮捕。
一般而言,取保候审后不会马上逮捕。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1、遵守规定的情况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通常不会马上被逮捕。司法机关会按照正常的诉讼程序推进案件,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等环节。
2、违反规定的后果
若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取保候审后存在一些特定情况会导致马上被逮捕。这些情况主要是基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以及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危害社会等考虑。
1、违反取保候审规定
如前所述,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相关规定,情节严重的,会被马上逮捕。例如,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导致司法机关无法及时传唤到案,影响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正常进行;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企图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等。
2、发现新的犯罪事实
在取保候审期间,侦查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实,且该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会被马上逮捕。比如,在原本涉嫌盗窃犯罪被取保候审期间,又发现其有抢劫的犯罪行为。
3、可能实施新的犯罪
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实施新的犯罪的现实危险的,如在取保候审期间频繁与有犯罪前科的人员接触,有准备实施犯罪的迹象等,司法机关为了防止其继续危害社会,会决定对其进行逮捕。
取保候审后被逮捕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1、决定机关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权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逮捕。其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可以决定逮捕。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对被告人也有权决定逮捕。
2、执行机关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在接到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
3、通知家属
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后一般不会马上逮捕,但存在一些特定情况会导致被逮捕,且逮捕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如果大家在取保候审相关法律问题上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久、取保候审期间能否出国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