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取保候审的人开庭会不会当庭宣判结果

2025-11-01 23:08:27
0 浏览
推荐律师
崔关陆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市昌久(昆明)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取保候审的人开庭不一定会当庭宣判结果,是否当庭宣判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当庭宣判和择期宣判都是合法的宣判方式。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开庭后是否当庭宣判,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求必须当庭宣判。当庭宣判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宣判方式,它要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法官对法律适用有较为明确的判断。

对于一些事实清晰、争议不大、法律适用明确的案件,法官可能会选择当庭宣判。比如一些简单的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证据也足以支持指控,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当庭宣判。当庭宣判可以及时让当事人知晓判决结果,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司法透明度。

大多数案件往往比较复杂,尤其是涉及到重大犯罪、证据存在争议、法律适用存在疑难问题的案件,法官通常不会当庭宣判。对于取保候审的人所涉及的案件,如果存在证据需要进一步核实、需要合议庭进行深入讨论研究、有新的事实或证据需要审查等情况,法官会选择择期宣判。例如在一些经济犯罪案件中,涉及大量的财务账目和复杂的法律条文解释,法官需要时间来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以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所以,无论是否当庭宣判,都要遵循法定的送达程序。取保候审的人开庭是否当庭宣判结果,要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取保候审的人开庭会不会当庭宣判结果(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32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