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造成伤残在法律上的量刑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一般而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量刑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非法行医造成伤残的量刑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包括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等情形。
1、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量刑
如果非法行医行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通常要参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来确定。比如造成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情况。
2、造成就诊人死亡的量刑
若非法行医行为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死亡结果与非法行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认定非常关键,需要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非法行医造成伤残,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多方面内容。
1、医疗费
包括就诊人因治疗伤残所支出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费用。这些费用必须是合理且与非法行医造成的伤害有直接关联的。
2、误工费
根据就诊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就诊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就诊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3、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4、残疾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认定非法行医行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1、主体资格方面
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都属于主体不具备合法行医资格的情况。
2、行为内容方面
非法行医行为通常表现为在没有合法资质的场所开展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活动。比如在一些私人住宅内进行手术、输液等行为。而且,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等也可能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3、主观方面
非法行医者主观上通常是故意的,即明知自己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从事医疗活动。如果是因为过失导致在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一般不认定为非法行医,但可能构成其他医疗相关的过错责任。
综上所述,非法行医造成伤残在法律上的量刑、赔偿范围以及非法行医行为的认定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标准。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涉及非法行医造成伤残的证据收集、非法行医与医疗过错的区别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咨询解答法律问题。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