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终止物业服务的。若物业服务企业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或业主大会经法定程序决定更换物业服务企业等情况,业主有权终止服务。但需遵循法定流程和规定,不能随意终止。
业主是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条件下终止物业服务的。
1、基于合同约定
如果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终止服务的情形,当这些情形出现时,业主方(通常通过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有权依据合同约定终止服务。例如,合同约定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区绿化养护工作达到一定标准,业主有权解除合同。
2、法定情形
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管理和维护义务,业主有权请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若情况严重,业主大会可以依法定程序解聘物业服务企业,终止物业服务。
3、业主大会决定
业主大会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可以决定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当业主大会作出解聘决定时,就可以终止当前的物业服务。
业主若要合法终止物业服务,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1、召开业主大会
由业主委员会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就终止物业服务事宜进行讨论和表决。在会议召开前,应提前通知全体业主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题等内容。业主大会的召开需满足法定人数要求,即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参加。
2、形成决议
在业主大会上,对是否终止物业服务进行表决。表决结果需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形成有效的解聘决议。
3、通知物业服务企业
业主委员会应将业主大会的解聘决议书面通知物业服务企业,并明确终止服务的时间等相关事宜。通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送达,确保物业服务企业能够收到。
4、交接工作
在终止服务时间到达前,物业服务企业应与业主委员会进行交接工作。包括移交物业档案资料、物业服务用房、预收的物业费等相关财物和资料。业主委员会应做好接收和查验工作,确保交接工作顺利完成。
当业主依法定程序决定终止物业服务,但物业服务企业拒绝时,业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协商解决
业主委员会可以与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沟通协商,向其说明业主大会的决定是合法有效的,要求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终止服务。通过友好协商,可能解决双方的分歧。
2、行政投诉
如果协商不成,业主可以向当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投诉。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拒绝终止服务的违法行为,可依法进行处理。
3、提起诉讼
业主还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终止服务的义务,并承担因拒绝终止服务给业主造成的损失。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
综上所述,业主在符合条件和遵循流程的情况下可以终止物业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如何界定物业服务企业是否违约、交接过程中出现争议等。如果您在业主终止物业服务相关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