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刮蹭逃逸后,交警一般会认定逃逸方负事故全部责任,对逃逸者处以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若逃逸不构成犯罪,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逃逸者还需承担赔偿对方车辆维修等相关损失的民事责任。
在事故责任认定方面,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在轻微刮蹭事故中,由于逃逸行为破坏了事故现场,使得事故责任难以准确划分,所以通常交警会直接认定逃逸方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在行政处罚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轻微刮蹭逃逸大多属于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所以会面临上述罚款和可能的拘留处罚。
从民事赔偿角度来看,逃逸方需要对事故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赔偿范围主要包括对方车辆的维修费用,如果因车辆损坏导致对方产生了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逃逸方也需要进行赔偿。被侵权人可以通过与逃逸方协商、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逃逸行为还会对逃逸者的个人信用和社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会在一些需要审查个人信用和行为记录的场合,如职业晋升、商业合作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发生轻微刮蹭事故后,当事人应及时停车,积极处理事故,而不是选择逃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