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财产和共有财产有明显区别。婚后财产指在结婚登记后夫妻一方或双方获得的财产;共有财产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项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包括夫妻共有财产、家庭共有财产等多种形式。婚后财产不一定都是共有财产,共有财产也并非都产生于婚后。
从概念上看,婚后财产是一个时间维度的界定,以结婚登记时间为节点,登记之后所取得的财产都可称为婚后财产。它既包括夫妻共同财产,也可能存在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比如夫妻一方在婚后通过遗嘱继承明确只归其个人所有的财产,就属于婚后个人财产,而非共有财产。
共有财产强调的是财产的所有权归属形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拥有的财产。共有可以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是指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像几个朋友共同出资购买一套房产,按照出资比例享有相应份额的产权。共同共有则是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典型的就是夫妻共有财产。
在财产范围方面,婚后财产的范围较为宽泛,涵盖了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各种形式。而共有财产除了夫妻共有这种常见形式外,还存在家庭共有财产,例如家庭成员共同劳动经营积累的财产;合伙共有财产,即合伙人在合伙经营期间积累的财产等。
在财产分割上,婚后个人财产通常不参与分割,只有婚后的共有财产才会在离婚等情况下进行分割。对于共有财产的分割,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进行分割,共同共有人则在共有关系终止时,根据法律规定或约定进行分割。婚后财产和共有财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