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共同抚养协议应包含当事人信息、共同抚养安排、抚养费承担、探视权、教育与医疗安排、违约责任及其他事项等内容,且要明确、具体、合法、公平。
撰写孩子共同抚养协议,需要严谨且全面地考虑各个方面,以保障孩子的权益和双方的责任义务。以下是具体的撰写要点和内容示例。
一、协议开头
首先要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联系方式等。同时,需表明双方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共同抚养孩子事宜达成协议。
二、孩子基本信息
明确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以确定协议所涉及的抚养对象。
三、共同抚养安排
这是协议的核心部分。要详细说明共同抚养的具体方式,例如孩子在一周内分别在双方住所居住的时间安排,或者按照月份、季度等周期进行轮换居住。还需明确在孩子居住期间,双方各自应承担的照顾孩子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责任。
四、抚养费承担
约定抚养费的总额、支付方式(如按月支付、一次性支付等)、支付时间和支付账户。抚养费应包括孩子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必要费用。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约定抚养费的调整方式,例如随着物价上涨或孩子实际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五、探视权
即便双方共同抚养孩子,也应明确在非孩子居住一方的探视时间、方式等。探视权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和利益,确保探视不会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六、教育与医疗安排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双方应协商确定孩子就读的学校、兴趣班等事项,并明确费用的分担方式。在医疗方面,要约定孩子生病时的照顾责任和医疗费用的承担比例。
七、违约责任
明确双方若不履行协议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以保障协议的顺利履行。
八、其他事项
可以约定协议的变更、解除条件,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如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双方当事人需签字并注明协议签订的日期。
孩子共同抚养协议要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内容完整、条款清晰,以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