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酒有可能会测出酒驾。这取决于鸡尾酒的酒精含量以及饮用者的饮酒量、身体代谢能力等因素。
鸡尾酒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与饮料、果汁、汽水等混合而成的饮品。不同种类的鸡尾酒酒精含量差异较大。一些低度数的鸡尾酒,酒精含量可能在5%-10%左右,与普通的啤酒酒精含量相近;而一些高度数的鸡尾酒,酒精含量能达到20%-30%,甚至更高,堪比烈酒。
酒驾的判定标准是根据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我国,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驾车;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如果饮用了酒精含量较高的鸡尾酒,或者短时间内大量饮用低度数鸡尾酒,都可能使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酒驾标准。例如,一个肝脏代谢功能正常的成年人,饮用一杯酒精含量为20%的常规鸡尾酒(约150毫升),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标准。
每个人的身体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同。有些人肝脏中分解酒精的酶活性较高,代谢酒精的速度快,饮用少量鸡尾酒可能不会达到酒驾标准;而有些人代谢能力较弱,即使饮用少量鸡尾酒,也可能在较长时间内血液酒精含量超标。
所以,为了确保交通安全,避免酒驾带来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在饮用鸡尾酒或其他含酒精饮品后,不要轻易驾车。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达到酒驾标准,可以使用酒精测试仪进行初步检测,或者等待足够长的时间,让身体将酒精代谢完毕后再驾车。

法律依据: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4.1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认定为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认定为醉酒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