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轻伤鉴定时间长了能做出来吗

2025-10-08 05:23:39
0 浏览
推荐律师
陈华涛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轻伤鉴定时间长了仍有可能做出来,但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能否做出准确鉴定结果不能一概而论。

从法律规定角度来看,相关标准对不同类型损伤的鉴定时间有一定要求。以《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为例,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一般而言,如果在损伤早期及时进行检查和记录,即便时间长了,依据当时的病历资料、影像检查等,结合后期的恢复情况,还是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轻伤鉴定。

时间过长也会给鉴定带来诸多困难。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损伤部位可能会逐渐愈合。一些软组织损伤,在早期可能有明显的肿胀、淤血等表现,若未能及时检查,时间久了这些症状可能消失,从而难以准确判断损伤当时的严重程度。例如,轻微的挫伤在数周后可能就恢复得看不出痕迹,影响对损伤程度的判断。

另一方面,人体自身具有修复能力,损伤后的变化可能会掩盖一些关键特征。比如骨折,在愈合过程中会形成骨痂,如果时间太长,原始骨折的形态可能被改变,对于判断骨折是否达到轻伤标准增加了难度。而且,时间长了还可能存在资料缺失的问题,如就诊时的病历丢失、影像资料损坏等,都会影响鉴定的准确性。

有些损伤可能会引发并发症或后遗症,这些情况可能在损伤一段时间后才逐渐显现。如果在早期未进行全面评估,后期要准确判断这些并发症与最初损伤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并非易事。所以,虽然时间长了仍有做轻伤鉴定的可能,但为了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尽量在损伤后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鉴定。

轻伤鉴定时间长了能做出来吗(0)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第二十八条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延长时限一般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鉴定时限延长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

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鉴定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85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