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离婚起诉状能立案成功,需包含原被告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内容,且表述清晰准确、符合法律规范、证据材料完备。
在起诉状开头要明确原被告的基本信息。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都要准确填写。这些信息是法院确定当事人身份和送达法律文书的重要依据。比如,若被告的联系方式填写错误,可能导致法院无法顺利送达传票等文件,影响立案和后续程序。
诉讼请求部分至关重要。要明确写出自己的具体诉求,常见的包括请求判决离婚、子女抚养权归属、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金额、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等。诉求要具体、明确且合理。例如,在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要详细列出财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以及自己主张的分割比例。不能笼统地说分割财产,否则法院难以确定具体的审理范围。
事实与理由部分是支撑诉讼请求的关键。要详细陈述婚姻状况,包括结婚时间、地点、婚后感情变化等情况。比如,说明双方是经人介绍还是自由恋爱结婚,婚后是否经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等。同时,要阐述请求离婚的理由,如存在家庭暴力、重婚、赌博等法定离婚情形,要提供相应的事实依据。如果是因为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要说明分居的起始时间和原因。
在起诉状中要附上相关证据。证据可以是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比如,若主张对方存在家庭暴力,可附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报警记录等。证据要真实、合法且与案件相关,这有助于法院查明事实,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起诉状的语言要规范、通顺,避免使用过激或情绪化的言辞。格式要符合要求,一般包括标题、首部、正文、尾部等部分。尾部要写明起诉的法院名称、原告签名和起诉日期。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方面,离婚起诉状才更有可能立案成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