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吸毒离婚时,财产分割一般先由夫妻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吸毒方作为过错方,在财产分割上可能会少分。
在我国,离婚时财产分割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一方吸毒的行为通常被认定为存在过错。
夫妻双方可以自主协商财产分割的方式和比例。这种协商是基于双方的意愿和沟通,只要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按照协议进行分割。例如,双方可以约定将某些房产、车辆等特定财产归一方所有,或者对存款、债权债务等进行合理分配。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就需要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考虑吸毒行为对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将吸毒方视为过错方。为了保护无过错方和子女的合法权益,法院在分割财产时通常会倾向于照顾无过错方,也就是未吸毒的一方。比如,在分割夫妻共同房产时,可能会判决无过错方获得较大比例的产权份额,或者在分割存款时,给予无过错方更多的分配。
对于夫妻个人财产,仍归各自所有。个人财产是指在结婚前一方已经拥有的财产,或者根据法律规定属于一方专有的财产,如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这些财产不参与离婚时的共同财产分割。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割财产时,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财产的归属和吸毒行为的存在。比如,提供房产证、银行存款记录等证明财产情况,提供吸毒的相关证据,如戒毒记录、警方的处理记录等。这样才能在财产分割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