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强制放款的高利贷,应保留相关证据,拒绝支付超出法律规定的高额利息,及时报警并向金融监管部门举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要明确强制放款的高利贷本身就是违法的行为。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保留证据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些证据包括转账记录,它能清晰地显示资金的来源和流向;聊天记录,其中可能包含对方强制放款的言语、威胁等内容;通话录音,如果有与放款方的通话,录音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明。这些证据将为后续的处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对于超出法律规定的高额利息,坚决拒绝支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是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利息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不要因为放款方的威胁、恐吓而屈服支付高额利息,否则可能会陷入更深的债务陷阱。
及时报警也是非常必要的。强制放款的行为可能涉及到诈骗、敲诈勒索等刑事犯罪。警方有专业的手段和权力来调查此类案件,能够保障受害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向警方详细、准确地陈述事情的经过,提供之前保留的证据,协助警方进行调查。
同时,向金融监管部门举报。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对于这种非法的放贷行为有监管和处罚的权力。可以向当地的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或者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进行举报,让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对违法的放贷机构或个人进行惩处。
如果放款方通过暴力催收等方式干扰正常生活,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行为。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解决问题,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导致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