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枉法裁判涉嫌犯罪的,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终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关于立案机关。民事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这里的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对于审判管辖。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民事枉法裁判行为,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包括枉法裁判,致使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枉法裁判,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等情形。如果未达到犯罪标准,可能会根据《法官法》等相关规定,对涉事司法工作人员给予处分等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九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