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时期犯盗窃罪是否能考公务员岗位需分情况而定。如果该未成年人犯罪时不满16周岁,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通常不影响考公务员;若已满16周岁犯罪且受到刑事处罚,存在犯罪记录,可能会影响公务员报考及录用。
从法律层面来看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存在犯罪记录,一般不会因为这段经历而在报考公务员时受到限制。
如果未成年人在已满16周岁时实施了盗窃行为,且达到了盗窃罪的立案标准,被法院判处刑罚,那么就会留下犯罪记录。公务员报考有严格的政审环节,根据《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考察工作突出政治标准,重点考察人选是否符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政治要求。考察内容主要包括人选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其中,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有犯罪记录的情况很可能导致政审不通过,从而无法被录用为公务员。
不过,还有一个特殊规定,即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即便犯罪记录被封存,有关单位在进行政审时仍可能有途径查询到相关信息,所以依然可能对考公务员产生不利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三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