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小孩改姓,一般需双方协商一致。还需符合不违背公序良俗、使用规范汉字等条件,办理时要携带相关材料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
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在父母离婚的情况下,给小孩改姓,最重要的条件是父母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这是因为子女姓名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协商确定的,即使离婚,任何一方都无权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最高人民法院曾有相关意见指出,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所以,若一方未经过另一方同意就给孩子改姓,另一方有权要求恢复孩子原来的姓氏。
所改姓氏也需要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新的姓氏和名字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不能包含有侮辱性、歧视性等不良含义的内容。同时,应当使用规范的汉字,避免使用生僻字、异体字等可能会给孩子日后生活带来不便的字符。
在满足上述条件后,还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办理改姓手续。通常需要携带孩子的户口簿、父母双方的身份证、离婚证、双方达成的书面同意改姓的协议等材料,到孩子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姓名变更登记。派出所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就会为孩子办理改姓手续。
父母离婚后小孩改姓需要父母双方协商一致,遵循社会规范,并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这样既能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第十二条
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
本通则所称鉴定材料包括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比对样本材料以及其他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鉴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