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包括收集证据起诉、申请财产保全、申请强制执行等。
当遇到老赖欠钱不还的情况时,首先要做好证据收集工作。这是维权的基础,证据包括借条、借款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完整的证据链能够有力地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和具体的借款情况。如果证据不足,后续的维权可能会面临困难。
在收集好证据后,可以考虑与老赖进行沟通协商。也许老赖只是暂时资金周转困难,通过友好协商达成还款协议,比如确定还款时间、方式等。但如果协商不成,就要果断采取法律手段。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重要的一步。在起诉时,要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立案受理。在诉讼过程中,为了防止老赖转移财产,还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如果法院判决老赖还款,而老赖仍然拒不执行,此时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对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老赖,还可能会触犯刑法,面临刑事处罚。
还可以将老赖的失信行为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曝光,让其在社会上受到舆论监督。一些法院会定期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他们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也会受到限制。通过多方面的措施,给老赖施加压力,促使其尽快还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