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劳动争议的范围包括哪些内容和方法

2025-11-24 15:50:29
0 浏览
推荐律师
郑泽敏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山东中颐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劳动争议的范围涵盖了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多个方面的纠纷,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劳动争议的范围包含了众多内容。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在一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能就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产生分歧,比如一些临时工、兼职人员等,他们与单位之间的关系界定不清晰,容易引发此类争议。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也较为常见。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义务的重要文件,在合同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例如,用人单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随意变更工作岗位、降低工资待遇等,劳动者可能对此不满从而引发争议。

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用人单位的辞退行为是否合法,劳动者的辞职程序是否合规等,都可能成为争议的焦点。比如用人单位以不合理的理由辞退劳动者,或者劳动者未按照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就离职等情况。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也不容忽视。工作时间过长、休息休假得不到保障、社会保险缴纳不足等问题,都会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引发劳动争议。

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协商是最基本的方式,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就争议事项进行沟通和协商,达成一致解决方案。调解则是由第三方介入,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帮助双方解决争议。

仲裁是一种较为正式的解决方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争议进行裁决。仲裁裁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途径,其判决结果具有强制执行力。

劳动争议的范围包括哪些内容和方法(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98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