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共同犯罪的主体有没有年龄限制规定

2025-11-19 06:14:47
0 浏览
推荐律师
孔令抄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盈科(温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共同犯罪的主体有年龄限制规定。只有达到相应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构成共同犯罪的主体。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里的“人”一般指的是自然人,而对于自然人作为共同犯罪主体,年龄限制至关重要。

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不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体。这是基于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认知和心理发展尚未达到能够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有足够认识和控制的程度。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在此种特定情形下,这部分人可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体,但仅限于上述特定犯罪且要经过特定程序。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只有在实施这些犯罪时,他们才可能作为共同犯罪的主体。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他们可以成为各种共同犯罪的主体。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已基本成熟,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单位也可能成为某些犯罪的共同犯罪主体,但单位犯罪的责任承担与自然人有所不同。在单位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同样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来确定单位以及相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共同犯罪主体的年龄限制是刑法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等因素来确定的,以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适用。

法律依据: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第二十一条

登记事项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完成登记。

不动产登记机构完成登记,应当依法向申请人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六十一条

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权证书。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88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