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时给抚养费会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包括被强制执行、承担民事责任以及可能面临刑事处罚等。
从民事层面来看,若一方不按时支付抚养费,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支付拖欠的抚养费。在获得胜诉判决后,若对方仍不履行支付义务,直接抚养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例如,法院可以通知被执行人所在单位从其工资中按月扣除相应的抚养费金额。
不按时支付抚养费还可能导致承担违约责任。如果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了支付抚养费的时间和金额,以及逾期支付的违约责任,那么违约方需要按照协议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可能包括支付违约金等。
不按时支付抚养费对孩子的成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抚养费是保障孩子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重要经济来源,不按时支付可能导致孩子的生活质量下降,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不按时支付抚养费甚至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也就是说,如果有能力支付抚养费却故意拒不支付,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就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综上所述,按时支付抚养费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不按时支付会带来诸多不利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