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且辞职不批时,劳动者可通过法定程序强制离职并获得相应赔偿。劳动者可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赔偿,同时若因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导致离职,还可能获得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劳动者在未签劳动合同情况下的重要权益保障。
当遇到辞职不批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方式强制离职。如果是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已过试用期,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用人单位批准。通知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通过快递寄送辞职信并保留回执等。
在强制离职后,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关于双倍工资赔偿,计算时间从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最长计算十一个月。例如,劳动者工作了八个月都未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需要额外支付七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行为,导致劳动者被迫离职的,劳动者还可以根据工作年限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通过合法途径,劳动者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应有的赔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四十九条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