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合同押金不给退,可先与对方协商,若协商无果,收集相关证据向消协等部门投诉,或依据法律规定向法院起诉要求退还押金。
在没有签订合同且押金不给退的情况下,有多种途径可尝试解决。协商解决。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双方可能存在口头约定等情况。可以与收取押金的一方进行友好沟通,明确指出押金的性质和交付目的,要求其按照合理情况退还押金。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情绪化的表达,争取和平解决问题。
如果协商不成,就需要收集证据。即使没有书面合同,也可能存在其他证据证明押金的交付。比如转账记录,它能清晰显示资金的流向和金额;聊天记录,可能包含双方关于押金的沟通内容,如交付押金的原因、退还条件等;证人证言,如果有第三人见证了押金交付的过程,其证言也可作为证据。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的维权非常关键。
收集好证据后,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例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解。消协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调解能力,能够促使双方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协商,有可能达成退还押金的结果。
若投诉也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即向法院起诉。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没有合法依据占有他人财物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在起诉时,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收集到的证据,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如果证据充分,诉求合理,法院会判决对方退还押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虽然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能为当事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案,维护其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