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主张抚养费,需明确抚养费的范围、数额、支付方式和期限,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在离婚诉讼中主张抚养费,是保障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要明确抚养费的范围。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这些费用是为了满足子女日常生活、接受教育以及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需求。
关于抚养费数额的确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在确定数额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
抚养费的支付方式通常有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两种。定期给付一般以月、季或年为单位进行支付;一次性给付则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抚养费一次性支付完毕。支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在离婚诉讼中主张抚养费,需要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例如,证明自己收入情况的工资单、银行流水等,以证明自己的负担能力;提供子女实际生活开销的票据,如学费发票、医疗费单据等,以证明子女的实际需要。同时,要向法院说明对方的收入情况和经济状况,以便法院综合判断抚养费的数额。
法院在审理离婚诉讼中关于抚养费的主张时,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公正的判决。如果一方对判决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上诉。在离婚诉讼中主张抚养费,要依据法律规定,提供充分的证据,以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