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断租房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判断,若属于对房屋进行隔断群租改变房屋内部结构,且违反了相关规定,则属于违法行为;若隔断未改变房屋主体结构,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一般不违法。可通过向当地住建部门、城管部门、社区居委会等进行举报。
在我国,对隔断租房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定,出租住房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如果隔断租房是将客厅、房间等进行隔断,形成多个小房间用于出租,改变了房屋的原始规划和安全布局,这种群租行为通常是违法的。比如有的隔断采用易燃材料,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或者隔断后人均居住面积过小,不符合居住的基本要求等情况,都违反了相关法规。
但如果只是采用非实体墙等方式进行合理隔断,没有改变房屋的主体结构,不影响房屋的安全性、消防等方面,并且居住条件符合相关标准,这样的隔断租房是不违法的。
当发现违法隔断租房情况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举报。可以向当地的住建部门举报,住建部门负责对房屋租赁市场进行监管,他们有权对违法隔断行为进行查处。可以通过拨打当地住建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或者通过其官方网站的投诉举报渠道进行反映。城管部门也有一定的执法权,对于一些影响城市管理秩序的违法隔断行为,城管部门可以介入处理。可以向当地城管部门的热线电话进行举报。还可以向社区居委会反映情况,社区居委会对辖区内的情况比较了解,他们可以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热线,会将问题转接到相关的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第八条
出租住房的,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