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犯诈骗罪,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公司内部规定进行处理。员工会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也可根据情况对其作出相应的内部处理。
从司法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公司员工的诈骗行为,一旦被认定构成犯罪,司法机关会按照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定罪量刑。例如,如果员工以公司名义实施诈骗,骗取他人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就会被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在司法程序上,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最后由人民法院进行审判,作出判决。
从公司层面来说,公司可以根据内部的规章制度对涉事员工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公司会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因为员工的诈骗行为严重违反了职业道德和公司的纪律,可能给公司的声誉和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公司还可以要求该员工赔偿因其诈骗行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如果员工的诈骗行为是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实施的,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公司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但公司在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员工进行追偿。
同时,公司也应该反思自身的管理漏洞,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监管,完善内部的风险防控机制,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例如,加强对员工的法律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的业务流程和监督机制,防止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