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刑事案件在未立案前能否调解

2025-11-05 02:35:54
0 浏览
推荐律师
孔令抄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盈科(温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刑事案件在未立案前部分可以调解。对于一些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未立案前可以进行调解。但如果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犯罪等其他类型案件,通常不适用调解。

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的调解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类型来判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存在刑事和解制度。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在未立案前,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进行调解。例如邻里之间因琐事发生的故意伤害(轻伤)案件,在未立案前,加害方积极赔偿受害方的医疗费用等损失,并真诚赔礼道歉,取得受害方的谅解,双方就可以进行调解。

并不是所有刑事案件在未立案前都能调解。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犯罪案件,如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犯罪等,这些犯罪行为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不能通过调解来解决。因为这类犯罪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个人权益,更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必须由国家司法机关依法进行追诉和惩处。即使是可以调解的案件,调解也只是在量刑等方面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司法机关仍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如何量刑。

刑事案件在未立案前能否调解(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5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