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别人车酒驾责任追究赔偿需分情况。一般由酒驾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若车主存在过错,如明知驾驶人酒驾仍出借车辆等,车主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顺序通常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险按合同约定赔偿,仍不足的由侵权人赔偿。
在驾驶别人车酒驾的情况下,责任追究赔偿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流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也就是说,酒驾的驾驶人作为直接侵权人,通常要对事故造成的损害承担主要赔偿责任。例如,驾驶人张某借用李某的车后酒驾发生事故,那么张某要为事故造成的损失负责。
判断车主是否存在过错至关重要。车主的过错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明知驾驶人没有驾驶资格仍出借车辆;明知驾驶人饮酒、吸毒等不宜驾驶的状态下出借车辆等。如果车主存在这些过错,就要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比如,车主王某明知朋友赵某已经饮酒,还将车借给赵某,结果赵某酒驾发生事故,王某就需要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
关于赔偿顺序,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交强险的赔偿是为了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能得到基本的赔偿。如果车辆还投保了商业险,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商业险的赔偿范围和金额根据具体的保险合同约定来确定。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偿。
在实际处理中,受害人可以通过与侵权人、保险公司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整个过程中,证据的收集和保存非常重要,包括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发票、车辆维修清单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确定赔偿的范围和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