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过错离婚时,财产一般先由夫妻双方协议分配;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并且对于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在无过错离婚的情况下,财产分配有着明确的规则和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是重要的一点。夫妻双方可以就财产分配进行协商,达成一致的分配协议。这种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通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为婚姻关系中的双方对于自身财产状况和生活需求最为了解,他们自行协商达成的分配方案往往更能贴合实际情况。
当夫妻双方无法就财产分配达成协议时,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由人民法院来进行判决。法院在判决时会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照顾子女权益是因为子女是需要抚养和成长的群体,在财产分配上适当倾斜可以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需求。比如,在分配房产时,如果子女跟随女方生活,法院可能会考虑将房产判给女方,以便为子女提供稳定的居住环境。
照顾女方权益是基于社会现实,在很多情况下女方在家庭中承担了较多的家务劳动和子女抚养责任,在经济上可能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在财产分配时给予适当照顾,有助于实现公平。而照顾无过错方权益,是对无过错方的一种保护和补偿。即使双方都没有明显的过错行为,但在婚姻关系中,无过错方可能在精神等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适当多分配财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损失。
对于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也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权益,在离婚财产分配时不能忽视这一部分,要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无过错离婚财产分配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遵循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来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