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分割不合理时,需先明确财产性质是夫妻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还是其他类型财产,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要区分财产的性质。如果是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不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若一方发现另一方在离婚时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当遇到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不合理的情况,双方可以先尝试自行协商,友好地沟通,重新确定分割方案。若协商不成,可以找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比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促使双方达成公平合理的分割协议。
若是家庭共有财产分割不合理,家庭成员之间也应先通过协商解决,充分考虑每个成员对家庭财产的贡献等因素。若协商无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遵循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则进行判决。
在一些涉及合同约定的财产分割中,如果合同中有仲裁条款,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仲裁机构对财产分割问题作出裁决。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财产的来源、购买凭证、出资证明等,以便在处理财产分割问题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及时行使权利,避免超过诉讼时效等法律规定的期限。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七十条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