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被转移,另一方可以采取法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转移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发现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共同财产是双方共有的财产。当一方在离婚时转移共同财产,这严重损害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需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据是维权的关键,例如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向记录,若发现有不明原因的大额资金转出,且对方无法给出合理说明,这可能就是转移财产的迹象。还有房产的过户记录,如果在离婚前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将夫妻共有的房产过户给他人,这也属于转移财产的行为。公司股权的变更等情况也需要留意并收集相关证据。
如果是在离婚诉讼期间发现对方转移财产,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一种法律措施,能够防止对方进一步转移、隐匿财产。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相关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或冻结等操作,确保财产的现状得以维持,以便后续的分割。
根据法律规定,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于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法院可以判决其少分或者不分财产。这是对转移财产行为的一种惩罚性措施,旨在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如果离婚后才发现对方在离婚时有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也不用着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此时,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的判决。
当遇到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被转移的情况,要及时采取合理合法的措施,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