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婚姻家庭正文

夫妻之间有外遇起诉离婚有效吗

2025-10-26 22:53:29  分类:婚姻家庭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涂伟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涂伟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夫妻一方有外遇,另一方起诉离婚是有效的。在法律规定中,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定是否准予离婚,外遇情况可作为夫妻感情破裂的参考因素。若有充分证据证明一方外遇,法院调解无效后可能会判决离婚,同时无过错方还可能获得相应赔偿。

一、夫妻之间有外遇起诉离婚有效吗

夫妻之间有外遇起诉离婚是有效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任何一方都有提起离婚诉讼的权利。当一方发现另一方有外遇时,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1、法律依据层面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而一方的外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夫妻感情破裂的参考因素。

2、证据作用层面

若起诉方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另一方有外遇,如出轨的聊天记录、照片、视频等,法院在审理时会将这些证据纳入考量。一旦法院认定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就会判决准予离婚。

3、财产分割与赔偿层面

财产分割方面,有外遇的一方可能会少分财产。同时,无过错方还可以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请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夫妻之间有外遇起诉离婚有效吗(0)

二、有外遇起诉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有外遇起诉离婚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对方有外遇事实的证据。这些证据对于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破裂以及进行财产分割和赔偿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1、书证

如出轨方与第三者之间的书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这些书证能够直接反映出轨方与第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密关系。例如,出轨方与第三者的暧昧聊天记录,其中包含了对彼此的爱意表达、约会安排等内容,可作为有力的证据。

2、物证

像出轨方与第三者的亲密照片、视频等。照片和视频能够直观地展现出轨方与第三者的亲密举动,具有较强的证明力。但在获取这些证据时,要注意合法性,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

3、证人证言

了解外遇情况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也可以作为证据。比如邻居看到出轨方与第三者经常出入同一住所,其证言可以辅助证明外遇事实。

三、有外遇起诉离婚财产如何分割

有外遇起诉离婚时,财产分割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定。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财产的分割方式。

1、一般原则

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这是基于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财产的共同贡献。但如果一方有外遇等过错行为,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

2、照顾无过错方原则

由于有外遇的一方存在过错,在财产分割时,无过错方可以请求多分财产。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如外遇的程度、对家庭造成的伤害等,来确定无过错方多分的比例。

3、损害赔偿与财产分割的关系

无过错方除了可以在财产分割上获得照顾外,还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请求损害赔偿。损害赔偿的数额会根据过错方的过错程度、给无过错方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来确定。这部分赔偿与财产分割是相互独立的,但都会对无过错方的权益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夫妻之间有外遇起诉离婚是有效的,起诉时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而财产分割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配。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外遇证据的合法性问题、损害赔偿的具体计算标准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