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承诺代偿债务是否必须代偿

2025-10-22 23:05:32
0 浏览
推荐律师
李涵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市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承诺代偿债务并不一定必须代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承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及是否符合法定或约定的条件。

在法律层面,承诺代偿债务本质上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要看承诺是否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如果承诺人是在受到欺诈、胁迫等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作出代偿债务的承诺,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这种受欺诈、胁迫而作出的意思表示是可撤销的。例如,A威胁B,如果B不承诺代偿C的债务,就伤害B的家人,B无奈作出承诺,在这种情况下,B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撤销该承诺,也就无需代偿债务。

承诺代偿债务还需要考察承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如果承诺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该承诺是无效的。比如,为了帮助他人逃避非法债务(如赌债)而作出的代偿承诺,由于赌债本身不受法律保护,这种承诺也是无效的,承诺人无需承担代偿责任。

如果承诺代偿债务是附条件的,那么只有当所附条件成就时,承诺人才需要履行代偿义务。例如,甲承诺在乙的企业盈利达到一定数额时,代偿乙所欠丙的债务。若乙的企业最终未达到约定的盈利数额,那么甲就无需代偿债务。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承诺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承诺人履行代偿义务,可能会导致承诺人获得抗辩权。例如,在保证合同中,如果债权人未在规定的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

承诺代偿债务是否必须代偿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承诺代偿债务是否必须代偿(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条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41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