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失信人员怎么才能解除失信

2025-10-20 17:50:39
0 浏览
推荐律师
汪军康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云南创启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失信人员若想解除失信,需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或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等,符合法定情形时,人民法院会在规定时间内删除失信信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失信人员解除失信有以下几种情形及相关流程。

主动履行义务:这是最常见的解除方式。当失信人员按照生效法律文书的要求,全部履行了义务,比如偿还了债务、完成了应尽的赔偿责任等。此时,人民法院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因为生效法律文书是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履行义务意味着当事人遵守了法律规定,恢复了信用状态。

达成执行和解并履行完毕:如果失信人员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并且按照协议的内容全部履行完毕。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向法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执行和解是双方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自愿协商,就执行标的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达成的履行协议,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只要履行完毕,法院同样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信息。

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申请执行人出于某些原因,比如与失信人员达成了新的和解意向、认为失信人员有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等,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后,也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符合条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人民法院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如果失信信息存在记载和公布的不规范等错误,失信人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更正。经审查确实存在错误的,人民法院会及时予以纠正。失信人员想要解除失信,关键在于积极面对问题,主动承担责任,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失信人员怎么才能解除失信(0)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335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