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纠纷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无论过了多少年法院都会受理起诉,但如果超过诉讼时效,被告以诉讼时效抗辩,出借方可能会丧失胜诉权,一般诉讼时效是三年。
在法律层面,对于网贷纠纷的起诉受理,法院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来决定是否受理。根据该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满足这些条件,法院都会受理案件。
这里涉及到诉讼时效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网贷纠纷中,如果出借方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没有向借款方主张权利,超过三年后才向法院起诉,借款方一旦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出借方就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不过,如果借款方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诉讼时效存在中断、中止等情形。例如,出借方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借款方主张过权利,或者借款方同意履行义务等,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网贷纠纷的起诉受理不受时间绝对限制,但诉讼时效会对胜诉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