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失手致人重伤怎么判

2025-10-20 05:32:10
0 浏览
推荐律师
涂伟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失手致人重伤一般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有其他特殊情况,需结合具体法律规定判断。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对于失手致人重伤的行为,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来进行定罪量刑。该条款明确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要认定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必须存在实际的伤害行为,且该行为与重伤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造成的伤害结果必须达到重伤的程度。关于重伤的标准,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它从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依赖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行为造成了他人重伤,也不一定按照过失致人重伤罪来定罪。例如,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应依照特别规定处理。像交通肇事过失致人重伤的,可能会按照交通肇事罪来定罪处罚。因为交通肇事罪本身包含了因过失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形,且有单独的量刑标准。如果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失手致人重伤的判决,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失手致人重伤怎么判(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85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