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贷款诈骗更为严重。两者虽然都涉及贷款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但在犯罪构成、主观故意和量刑等方面存在差异,贷款诈骗的性质和后果通常比骗取贷款更恶劣。
从犯罪构成来看,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而贷款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主观故意方面,骗取贷款罪的行为人通常只是为了获取贷款,并非永久性地非法占有贷款,可能是由于自身经营等原因需要资金,通过欺骗手段来获得贷款。而贷款诈骗罪的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故意,即不想归还贷款。这种主观故意的不同,使得贷款诈骗罪的主观恶性明显大于骗取贷款罪。
量刑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骗取贷款罪,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而贷款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由此可见,贷款诈骗罪的量刑起点和最高量刑都比骗取贷款罪要高。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贷款诈骗更为严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