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既遂与未遂量刑标准存在明显不同。既遂是犯罪行为已得逞,量刑依据犯罪数额、情节等确定。未遂是犯罪未得逞,一般比照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不同体现在量刑起点、基准刑调节等方面,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诈骗既遂与未遂在量刑标准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诈骗既遂,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的诈骗行为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犯罪行为得逞。在量刑时,通常会根据诈骗的数额、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刑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同的数额对应不同的量刑幅度。
1、数额较大的情况
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例如,诈骗数额刚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这个区间,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人的其他情节,如是否有自首、立功等从轻情节,来确定具体的刑期和罚金数额。
2、数额巨大的情况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诈骗数额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犯罪情节相对较为严重,量刑也会相应提高。
3、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当诈骗数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时,属于情节极其严重,刑罚也最为严厉。
而对于诈骗未遂,是指犯罪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诈骗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意味着在量刑时,会在既遂犯相应的量刑幅度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从轻或者减轻刑罚。例如,同样是诈骗数额巨大的情况,如果是未遂,可能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判处相对较轻的刑期。
诈骗既遂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诈骗数额和犯罪情节来确定。
1、数额认定
如前面所述,不同的数额区间对应不同的量刑档次。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诈骗数额的认定是非常严格的,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一般以被害人实际损失的财产数额为准,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例如,在一些电信诈骗案件中,被害人不仅被骗取了现金,还可能因为诈骗行为遭受了其他经济损失,这些都可以作为认定诈骗数额的依据。
2、情节考量
除了数额,犯罪情节也是量刑的重要因素。犯罪情节包括犯罪的手段、犯罪的对象、犯罪的后果等。如果犯罪手段特别恶劣,如采用暴力、威胁等手段进行诈骗,或者诈骗的对象是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或者造成了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法院会在量刑时从重处罚。相反,如果犯罪人具有自首、立功、积极退赃退赔等从轻情节,法院会相应从轻处罚。
3、量刑计算
在确定具体的量刑时,法院会根据相关的量刑指导意见,先确定量刑起点,然后根据犯罪数额、情节等因素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最后再综合考虑各种从轻、从重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从而得出最终的宣告刑。
诈骗未遂的量刑有其特殊规定。诈骗未遂并非一律都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也就是说,如果诈骗未遂,但诈骗目标数额较小,且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不构成犯罪。
1、比照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于构成犯罪的诈骗未遂,在量刑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既遂犯相应的量刑幅度内,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罚;减轻处罚是指在既遂犯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例如,诈骗数额巨大的既遂犯量刑幅度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未遂犯,从轻处罚可能会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减轻处罚可能会判处二年有期徒刑。
2、考虑犯罪未得逞的原因
在判断从轻或者减轻的幅度时,还会考虑犯罪未得逞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被害人及时识破骗局、公安机关及时介入等客观原因导致犯罪未得逞,与犯罪人自身能力不足导致未得逞相比,量刑的从轻或减轻幅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3、结合其他情节综合判断
同样,诈骗未遂的量刑也会结合犯罪人的其他情节,如是否有犯罪前科、是否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等。如果犯罪人有犯罪前科,可能会适当从重处罚;如果犯罪人在未遂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如主动向被害人赔礼道歉、退还诈骗所用的财物等,可能会从轻处罚。
综上所述,诈骗既遂与未遂在量刑标准上有明显的不同,既遂主要依据数额和情节确定刑罚,未遂则比照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在实际案件中,还有很多相关问题值得探讨,比如如何准确认定诈骗数额、如何判断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等。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类似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