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欺诈和诈骗怎么量刑的

2025-10-03 01:11:23
0 浏览
推荐律师
李涵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市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欺诈一般属于民事范畴,通常不涉及刑事量刑,但可能需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诈骗属于刑事犯罪,量刑依据诈骗金额、犯罪情节等因素,按照《刑法》规定分为不同档次。

首先来看欺诈,欺诈在民事法律关系中较为常见。比如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这种情况下,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欺诈方可能需要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例如,商家故意夸大商品性能,消费者购买后发现与宣传不符,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赔偿相应损失。

诈骗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诈骗罪有明确的量刑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于数额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在量刑时,法院还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如是否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如果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也可能在量刑时得到从轻考虑。诈骗的量刑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

欺诈和诈骗怎么量刑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1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