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有签约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根据法律规定,公司需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等责任。若超过一年未签,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促使公司规范用工。劳动者可通过协商、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问题。
当公司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采取合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而公司也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支付双倍工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例如,小李在某公司工作了 6 个月,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从第 2 个月开始,小李除正常工资外,还可额外获得 5 个月工资的赔偿。
2、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劳动者的工作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公司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的维权途径
劳动者可以先与公司协商,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赔偿。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是劳动者维护权益的重要方面。
1、赔偿的计算方式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通常是劳动者的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但不包括加班工资。例如,小张月工资 5000 元,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工作 3 个月后,小张可获得的双倍工资赔偿为 5000×2 = 10000 元(第 2、3 个月)。
2、赔偿的时效问题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劳动者应在知道公司未签劳动合同侵害其权益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否则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3、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劳动者存在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公司有证据证明的,可能无需支付双倍工资。但公司需承担举证责任。
当公司未签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权。
1、收集证据
劳动者要收集能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与公司协商
劳动者可以先与公司友好协商,说明法律规定,要求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赔偿。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沟通记录。
3、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公司进行调查,若发现公司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
4、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程序,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5、提起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最终解决纠纷。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劳动者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赔偿、劳动者证据不足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