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申请需符合一定条件。在我国,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再审申请条件各有规定。民事方面主要围绕证据、法律适用、程序违法等;刑事涉及新证据、证据问题、法律适用错误等;行政与民事有类似之处,也关注主要证据、法律适用等。了解这些条件,能让当事人在认为裁判有误时正确提出再审申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再审申请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而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次审理的行为。不同类型的案件,再审申请条件有所不同。
1、民事案件再审申请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2、刑事案件再审申请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3、行政案件再审申请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未经质证或者系伪造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原判决、裁定遗漏诉讼请求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在民事再审申请中,证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证据的提出往往是启动再审程序的关键因素。
1、新证据的界定
新证据并非简单地指在原审之后发现的证据,而是要满足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条件。例如,在一些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审时未发现的合同补充协议,该协议内容足以改变原判决对合同权利义务的认定,那么这份补充协议就可以作为新证据。新证据还包括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发现,但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提供的证据。
2、证据的证明力
仅有新证据还不够,其证明力必须达到一定程度。证据要能够清晰、明确地指向原判决、裁定存在错误。比如,在侵权纠纷中,新的证人证言需要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有力地证明原判决对侵权事实的认定有误。同时,证据的来源必须合法,非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再审的依据。
3、证据的提交时间
当事人应当在再审申请时及时提交新证据。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可能会影响再审申请的受理。一般来说,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新证据存在之日起的合理期限内提出。
刑事案件再审申请中,法律适用错误是重要的申请理由之一。
1、实体法律适用错误
这主要表现为对刑法条文的错误理解和适用。例如,将此罪认定为彼罪,或者对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解出现偏差。在一些经济犯罪案件中,错误地将正常的经济往来认定为诈骗罪,就是实体法律适用错误的典型表现。对量刑情节的错误认定也属于实体法律适用错误,如应当从轻、减轻处罚而未予以考虑。
2、程序法律适用错误
程序法律适用错误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判。比如,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剥夺被告人的辩护权。在审判过程中,没有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而被告人又符合指定辩护的条件,这就违反了程序法律规定。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也可能导致程序法律适用错误。
3、法律解释错误
在司法实践中,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可能存在不同观点。如果原审法院对法律条文的解释明显违背立法原意,也属于法律适用错误。例如,对一些新出台的司法解释理解不准确,导致判决结果错误。
综上所述,再审申请在不同类型案件中有不同的条件要求,涉及证据、法律适用、程序等多个方面。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案件,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时都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那么,再审申请的受理期限是多久?再审申请被驳回后还有其他救济途径吗?如果您在再审申请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