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承包地被侵占走法律途径时,承包方通常可获得多方面赔偿。一是土地使用收益损失赔偿,即因无法正常使用土地导致的预期收益损失;二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损失赔偿,包括被破坏的农作物、搭建的设施等;三是为维权产生的合理费用赔偿,如律师费、诉讼费等。通过法律途径确定责任后,侵权人需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以弥补承包方的损失。
当承包地被侵占,走法律途径承包方通常能获得以下几类赔偿。
1、土地使用收益损失赔偿
承包地被侵占,意味着承包方无法正常使用土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由此导致的预期收益损失,侵权人应当予以赔偿。例如,原本种植经济作物可获得的年收入,因土地被侵占无法种植而产生的损失。计算时,可依据过往的种植收益记录、同地区同类型土地的平均收益等进行估算。
2、地上附着物和青苗损失赔偿
如果承包地上有农作物、搭建的农业设施等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因侵占行为遭到破坏,侵权人要赔偿其价值。对于农作物,按照其生长阶段和市场价格计算损失;对于农业设施,如灌溉设备、大棚等,按照其重置成本减去折旧后的价值进行赔偿。
3、维权合理费用赔偿
承包方为了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由此产生的合理费用,如律师费、诉讼费、鉴定费等,也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这些费用是因侵权行为引发的必要支出,应由侵权人负责。

在确定承包地被侵占走法律途径的赔偿时,不同类型的赔偿有不同的计算方式。
1、土地使用收益损失的计算
一般可以参考该土地前几年的平均收益情况。比如,收集过去三年该土地种植作物的产量、销售价格等数据,计算出每年的平均收益。若土地被侵占一年,就按照这个平均收益来确定这一年的损失赔偿额。也可以参照同村、同地段类似土地的经营收益水平。
2、地上附着物和青苗损失的计算
对于青苗,根据其生长周期和市场价格确定赔偿。如处于成熟期的小麦,按照当地市场的收购价格乘以种植面积来计算损失。对于地上附着物,要考虑其建造或购置成本以及使用年限。例如,一个使用了两年的大棚,其建造时花费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五年,那么其剩余价值为10 - 10÷5×2 = 6万元,侵权人应赔偿6万元。
3、维权合理费用的计算
律师费按照与律师签订的委托合同约定的金额确定;诉讼费根据法院按照诉讼标的计算收取的金额确定;鉴定费按照鉴定机构出具的收费凭证确定。
即使通过法律途径确定了赔偿金额,还需要关注赔偿的执行保障问题。
1、申请财产保全
在诉讼过程中,为防止侵权人转移财产,导致判决生效后无法执行赔偿,承包方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会根据申请,对侵权人的相关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例如,查封侵权人的银行账户、扣押其车辆等。
2、强制执行程序
如果侵权人在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赔偿义务,承包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通过查询侵权人的财产状况,采取划拨银行存款、拍卖其名下房产等方式,强制侵权人履行赔偿责任。
3、信用惩戒措施
对于拒不执行判决的侵权人,法院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这会对侵权人的生活和经营活动产生诸多不便,促使其尽快履行赔偿义务。
承包地被侵占走法律途径,承包方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赔偿,并且有相应的计算方式和执行保障。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比如赔偿金额的争议、执行困难等。如果您在承包地被侵占的法律问题上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如何收集侵权证据、诉讼时效是多久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帮助。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