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院判决后不给钱是有诸多后果的。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损害了胜诉方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下面将详细阐述相关后果以及延伸问题。
当侵权法院判决后被告不给钱,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
1、强制执行
胜诉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例如,法院可以直接从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中划扣相应款项用于支付赔偿。
2、列入失信名单
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列入失信名单后,被执行人在很多方面会受到限制,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3、司法拘留
对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予以罚款、拘留。拘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五日。
4、刑事处罚
情节特别严重的,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若侵权判决后强制执行仍不给钱,可采取进一步措施。
1、加大执行力度
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更严厉的执行措施,如搜查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对其住所或经营场所进行搜查。
2、追究拒执罪
胜诉方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通过刑事手段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3、限制出境
法院可以限制被执行人出境,防止其逃避执行。
如果被告确实没钱赔偿,也有相应的处理方式。
1、分期履行
经申请执行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被执行人分期偿还。双方可以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
2、发现财产随时执行
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可以随时恢复执行。申请执行人也有义务密切关注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并及时向法院报告。
3、司法救助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法院可以给予一定的司法救助,以缓解其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侵权法院判决后不给钱会面临强制执行、失信惩戒、司法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等后果。如果强制执行仍不给钱或被告确实没钱赔偿,也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侵权判决后部分履行、执行和解等相关问题。如果您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