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一般不存在失效的说法,但会涉及申请执行的时效问题。通常民事判决书生效后,申请执行的时效是两年;刑事判决书一旦生效除非经过法定程序撤销,其效力会一直存在。
判决书本身不会像合同那样有明确的有效期限制。在民事案件中,判决书生效后,其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具有了法律强制力。涉及到执行方面,有时间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1、民事判决书
如果是一审民事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15日内双方均未上诉的,判决书生效。生效后若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需在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例如甲起诉乙偿还借款,法院判决乙偿还,若乙不履行,甲应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执行。
2、刑事判决书
刑事判决书一旦生效,除非经过审判监督程序等法定程序撤销,其效力是一直存在的。它代表着对犯罪行为的惩处和法律的权威。

当民事判决书申请执行时效过了,并不意味着实体权利的丧失,但会面临一些法律上的不利情况。
1、对方自愿履行
即使申请执行时效已过,若对方自愿履行判决义务,法律是允许的,且履行后不能以时效已过为由要求返还。比如甲对乙的债权判决申请执行时效过了,乙仍还钱给甲,之后乙不能再要求甲返还。
2、达成新的履行协议
双方可以就判决内容达成新的履行协议,该协议具有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比如甲和乙重新约定还款时间和方式等。
3、提出执行申请但对方提出时效抗辩
若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而对方提出时效抗辩,法院经审查属实会裁定不予执行。
刑事判决书生效后是可以申诉的。申诉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一项权利。
1、申诉的主体
包括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他们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2、申诉的条件
如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等。只要符合法定情形,法院就会重新审判。
3、申诉的程序
申诉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或检察院提出。法院和检察院会对申诉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判决书的效力和相关时效规定在不同类型案件中有不同体现。民事案件关注执行时效,刑事案件注重生效后的申诉等情况。大家在遇到判决书相关的更多法律问题,比如判决书内容错误如何纠正、执行过程中遇到阻碍怎么办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