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婚姻家庭正文

离婚协议中抚养权效力如何

2025-11-04 20:35:47  分类:婚姻家庭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曹顺祥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曹顺祥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隆安(太原)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权的约定,一般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具有法律效力。它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及公序良俗,且办理离婚登记后生效。但在特殊情况下,抚养权也可变更。

一、离婚协议中抚养权效力如何

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权的约定通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要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夫妻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该离婚协议就是合法有效的,其中关于抚养权的条款也会受到法律保护。

1、生效条件

离婚协议是附条件生效的协议,其生效条件为办理离婚登记。也就是说,只有当夫妻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离婚协议才会正式生效,抚养权的约定也才能实际执行。如果只是签订了离婚协议,但没有办理离婚登记,那么这份协议并不生效,抚养权的约定也无法产生实际的法律效力。

2、对双方的约束力

一旦离婚协议生效,夫妻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中关于抚养权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要承担起照顾、教育孩子的责任,另一方则需要按照约定支付抚养费,并享有探视孩子的权利。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义务。

离婚协议中抚养权效力如何(0)

二、离婚协议中抚养权约定可变更的情况

虽然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权的约定具有法律效力,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抚养权是可以变更的。这体现了法律对孩子权益的保护,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1、法定变更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或者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等情形,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请求变更抚养权。例如,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突然患上严重疾病,无法再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此时另一方就可以要求变更抚养权。

2、协议变更

除了法定变更情形外,夫妻双方也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变更抚养权。只要双方达成的变更协议是真实意思表示,且不损害孩子的利益,那么这种变更也是有效的。双方可以签订新的抚养权变更协议,并按照协议履行。

三、离婚协议中抚养权约定的公证效力

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权的约定可以进行公证,公证会增强协议的证明力,但并非是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

1、公证的作用

公证机构会对离婚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在证明力上相对更强。如果日后双方就抚养权问题发生纠纷,经过公证的协议可以作为更有力的证据。例如,在法庭上,公证文书的证明力通常会被法官优先考虑。

2、不影响协议效力

即使没有对离婚协议进行公证,只要协议符合上述生效条件,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公证只是一种加强证明力的手段,而不是决定协议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夫妻双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对离婚协议进行公证。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中抚养权的约定在符合条件时具有法律效力,但也存在可变更的情况,同时公证能增强其证明力。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抚养权约定与探视权冲突、抚养权变更程序复杂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离婚协议抚养权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劳动仲裁后社保怎么补缴
劳动仲裁后补缴社保,需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应为其补缴社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补缴流程。明确补缴主体。补缴社保的责任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