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征地拆迁正文

占地20多年未补偿去哪起诉维权

2025-11-04 02:05:29  分类:征地拆迁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孔令抄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孔令抄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盈科(温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当遇到占地20多年未补偿的情况,可通过向法院起诉来维权,通常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不同的占地主体和性质决定了具体的起诉法院及程序。

一、占地20多年未补偿去哪起诉维权

若遇到占地20多年未补偿的情况,起诉维权的去向要根据占地主体和性质来确定。

1、行政诉讼

如果是政府部门实施的征地行为未给予补偿,应提起行政诉讼。一般是向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比如,当地县政府进行征地却未补偿,通常就向该县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案件重大、复杂,可能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被占地的土地所在地法院有管辖权。

2、民事诉讼

若占地主体是企业等民事主体,就提起民事诉讼。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比如是某企业占地未补偿,就向该企业住所地的法院起诉。同时,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有关于管辖法院的约定,按照约定执行;没有约定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在占地补偿纠纷中,土地所在地可视为合同履行地。

占地20多年未补偿去哪起诉维权(0)

二、占地多年未补偿起诉需要什么证据

占地多年未补偿起诉时,需要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

1、土地权属证据

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宅基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等,这些证据能证明你对被占地拥有合法的权益。比如农村村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确记载了承包土地的面积、位置等信息,是确定土地权益的重要凭证。

2、占地相关证据

如占地公告、征地协议、占地现场的照片、视频等。占地公告能证明占地行为的存在和相关主体;征地协议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如果协议中约定了补偿事宜但未履行,可作为有力证据。现场照片和视频能直观反映土地被占用的现状。

3、未补偿证据

可以是与占地主体沟通补偿问题的聊天记录、信件、通话录音等,证明对方知晓未补偿的情况且未履行补偿义务。例如,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沟通补偿的电话录音,能证明你一直在主张自己的权利。

三、占地20多年未补偿起诉时效过了怎么办

即便占地20多年,可能会面临起诉时效问题,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

1、判断是否存在时效中断、中止情形

如果在这20年中,你一直在向占地主体主张补偿权利,比如每年都向政府部门提交补偿申请,那么可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存在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尝试协商解决

即使起诉时效过了,仍然可以与占地主体进行协商。向对方说明情况,争取通过协商达成补偿协议。因为协商解决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3、寻求政府部门调解

可以请求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解。政府部门可以从中协调,促使占地主体给予合理补偿。比如向当地的国土资源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反映情况,请求他们介入调解。

占地20多年未补偿起诉维权涉及到确定起诉法院、准备证据以及应对时效等多方面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遇到证据收集困难、法律适用复杂等情况。如果您在占地补偿维权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如何收集更有效的证据、如何应对对方的抗辩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劳动仲裁后社保怎么补缴
劳动仲裁后补缴社保,需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应为其补缴社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补缴流程。明确补缴主体。补缴社保的责任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