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酒驾第二次醉驾通常会立案。酒驾和醉驾性质不同,酒驾是违法行为,醉驾则构成危险驾驶罪。当有过酒驾记录后又醉驾,符合醉驾立案标准时,司法机关会立案处理,且二次醉驾在量刑等方面可能会更严格。
第一次酒驾第二次醉驾一般是会立案的。酒驾和醉驾有着本质区别,酒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而醉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1、酒驾的性质
酒驾属于一般违法行为,通常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暂扣驾驶证等。但这也反映出当事人已经有过违反交通安全法规饮酒驾车的不良记录。
2、醉驾的性质
醉驾在我国法律中属于危险驾驶罪的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当一个人第一次酒驾后,第二次又达到醉驾标准,只要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及以上,就符合危险驾驶罪的立案标准,司法机关会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立案。

第一次酒驾第二次醉驾立案后,在量刑上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1、一般量刑标准
对于醉驾构成的危险驾驶罪,法定刑是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法院会根据血液酒精含量、驾驶的车辆类型、行驶的道路情况、是否造成交通事故等情节来确定具体的拘役期限和罚金数额。
2、从重处罚情节
由于当事人有过酒驾的前科,第二次醉驾很可能会被认定为具有从重处罚情节。司法实践中,有多次酒驾或醉驾记录的,会比初次醉驾的量刑更重,可能会接近拘役的上限,罚金数额也可能相对较高。
3、其他影响因素
如果在醉驾过程中还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可能会以交通肇事罪等更严重的罪名定罪处罚,量刑会更重。当事人在案发后的表现,如是否积极赔偿、是否有自首情节等,也会对最终的量刑产生影响。
第一次酒驾第二次醉驾立案后,在极少数特殊情况下可能不被判刑,但难度较大。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如果第二次醉驾的情节极其轻微,例如只是刚启动车辆还未驶离停车位,且血液酒精含量刚超过80mg/100ml不多,同时没有其他恶劣情节,有可能不被认定为犯罪。但这种情况需要严格的证据和司法机关的综合判断。
2、证据不足的情况
如果在侦查过程中,证据存在瑕疵,如酒精检测程序不合法、检测设备存在问题等,导致无法确凿证明当事人达到醉驾标准,那么可能无法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判刑。但这需要当事人及其辩护人积极收集相关证据进行抗辩。
3、特殊身体原因等情况
若当事人存在严重的身体疾病,不适宜羁押,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变更强制措施,如采取取保候审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判刑,只是刑罚执行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第一次酒驾第二次醉驾通常会立案,立案后的量刑和是否能不判刑都受多种因素影响。像酒驾后多久再醉驾会影响量刑、第一次酒驾第二次醉驾能否争取缓刑等都是大家关心的相关问题。如果您遇到此类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