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税务类纠纷正文

偷税100万会判几年

2025-10-28 00:59:29  分类:税务类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龚永青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龚永青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江苏金木天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偷税100万具体判几年需结合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判断。若占10%以上不满30%,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占30%以上,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一、偷税100万会判几年

偷税100万具体的量刑要根据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来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占比10% - 30%的情况

如果偷税100万,且该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在10%以上不满30%,那么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例如,某企业一年应纳税额为500万,偷税100万,偷税比例达到20%,这种情况下就会适用此量刑标准

2、占比30%以上的情况

若偷税100万,且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在30%以上,就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比如,某企业应纳税额为300万,偷税100万,偷税比例超过33%,就会按照此标准量刑。

3、特殊情况

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偷税100万会判几年(0)

二、偷税100万已补交税款还会判刑吗

偷税100万后已补交税款是否会判刑需要分情况来看。

1、首次偷税且符合条件

如果是首次偷税,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的教育和引导作用,鼓励纳税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例如,某个人偷税100万后,在税务机关发现并下达追缴通知后,积极配合,补缴了全部税款和滞纳金,并接受了行政处罚,那么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多次违法情况

如果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即使补交了税款,仍要追究刑事责任。这是因为多次违法表明纳税人主观恶性较大,需要通过刑事处罚来进行惩戒。比如,某企业在过去五年内已经因为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此次又偷税100万,即便事后补交了税款,也依然会被判刑。

三、偷税100万的处罚标准除了判刑还有什么

偷税100万除了可能面临判刑外,还有其他的处罚。

1、行政处罚

税务机关会对偷税行为进行行政处罚。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滞纳金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同时,还会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例如,某企业偷税100万,税务机关除了追缴这100万税款和相应滞纳金外,还可能对其处以50万 - 500万的罚款。

2、信用惩戒

偷税行为会对企业或个人的信用产生严重影响。企业可能会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个人的信用记录也会受损,可能影响其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

3、其他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偷税行为还可能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进而影响企业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个人而言,偷税行为可能会影响其职业发展,特别是一些对个人信用要求较高的行业。

综上所述,偷税100万的量刑及相关处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偷税漏税的法律问题,比如偷税的金额如何准确认定、如何界定虚假纳税申报等。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