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致人重伤在法律上的量刑需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要考虑非法行医行为与重伤结果的因果关系、行医者主观过错等因素。同时,受害者可要求民事赔偿。以下将对该问题及相关长尾词进行详细阐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当非法行医行为导致他人重伤时,就属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情形。
1、判断因果关系
在量刑时,首先要确定非法行医行为与就诊人重伤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非法行医者使用了不合格的药品、医疗器械,或者进行了错误的诊断和治疗,直接导致了就诊人的重伤。
2、考量主观过错
非法行医者的主观过错程度也会影响量刑。如果其明知自己不具备行医资格,却故意实施高风险的医疗行为,导致他人重伤,量刑可能会偏重。相反,如果是因为疏忽大意等过失导致重伤,量刑可能相对轻一些。
3、结合其他情节
法院还会综合考虑其他情节,如非法行医的持续时间、非法获利的多少等。如果非法行医时间较长、获利较多,也会对量刑产生影响。

非法行医致人重伤,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外,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这是保护受害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
1、赔偿项目
受害者可以要求非法行医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因伤致残,还可以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2、赔偿依据
赔偿的具体数额要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损失和相关证据来确定。例如,医疗费要以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则根据受害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诉讼途径
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要求非法行医者承担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准确认定“重伤”对于非法行医案件的量刑至关重要。“重伤”的认定有明确的标准和程序。
1、重伤标准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重伤是指机体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或功能严重障碍。比如,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2、鉴定机构
重伤的鉴定需要由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这些机构的鉴定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鉴定。
3、鉴定程序
一般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员会对伤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结合病历、影像资料等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出具鉴定意见。该鉴定意见将作为认定非法行医致人重伤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非法行医致人重伤在法律上的量刑、民事赔偿责任以及“重伤”的认定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在实际案件中,还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非法行医与医疗意外的区分、鉴定意见的争议处理等。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类似的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