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交通事故正文

无证驾驶造成人员受伤该怎样处理

2025-10-24 16:38:28  分类:交通事故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王诗元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王诗元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辽宁卓政(大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无证驾驶造成人员受伤,需及时救治伤者并报警,责任认定上无证驾驶者通常担主要或全部责任,民事赔偿按责任划分赔偿医疗费等费用,刑事方面致重伤或死亡且负主要责任以上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一、无证驾驶造成人员受伤该怎样处理

当遇到无证驾驶造成人员受伤的情况,应按以下步骤处理。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救助,这是重中之重。无论事故责任如何,及时挽救伤者生命和减轻伤痛是首要任务,应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同时,要保护好事故现场,不要随意破坏或移动现场的车辆、物品等,以便后续交警进行勘查和认定。

1、报警与责任认定

立即拨打110报警,让交警部门介入处理。交警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无证驾驶本身就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在责任认定上,无证驾驶者通常会被认定为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

2、民事赔偿问题

伤者在治疗结束后,会涉及到民事赔偿。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具体的赔偿金额会根据责任的划分来确定。如果无证驾驶者承担全部责任,那么就需要全额赔偿伤者的各项损失。

3、刑事法律责任

如果伤者因事故导致重伤或者死亡,且无证驾驶者在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以上,那么无证驾驶者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证驾驶造成人员受伤该怎样处理(0)

二、无证驾驶造成人员重伤如何量刑

无证驾驶造成人员重伤的量刑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要明确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无证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一般量刑标准

在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况下,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是基于普通的无证驾驶致重伤且无其他恶劣情节的情况。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事故的严重程度、伤者的受伤情况等,在这个量刑幅度内进行裁量。

2、加重情节的量刑

如果存在一些加重情节,量刑会相应提高。例如,无证驾驶者在事故发生后逃逸,导致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加重病情,那么就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情形,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如严重超载驾驶、酒后无证驾驶等,也会加重处罚。

3、从轻情节的考量

如果无证驾驶者在事故发生后积极救助伤者,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积极赔偿伤者的损失,取得伤者的谅解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法官在量刑时会考虑这些因素,适当从轻判处。

三、无证驾驶造成人员受伤赔偿范围包括哪些

无证驾驶造成人员受伤后,赔偿范围是有明确规定的。赔偿主要分为物质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大部分。

1、物质损失赔偿

物质损失赔偿包括医疗费,这是伤者因治疗伤病而产生的费用,以医院的正式票据为准。误工费是指伤者因受伤无法正常工作而减少的收入,根据伤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是指护理伤者所产生的费用,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交通费是指伤者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住宿费是指伤者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伤者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必要的营养费根据伤者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2、精神损害赔偿

如果伤者因事故遭受了严重的精神痛苦,如留下严重的残疾、毁容等,伤者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会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

综上所述,无证驾驶造成人员受伤无论是在处理流程、量刑还是赔偿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无证驾驶者无力赔偿、事故责任划分存在争议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法律难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