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劳动纠纷正文

恶意欠薪的人怎么处罚

2025-10-23 17:23:37  分类:劳动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马晓虹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马晓虹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福建开度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恶意欠薪行为损害劳动者权益,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处罚规定。一般以转移财产等方法逃避支付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数额较大且经政府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人员依照个人犯罪规定处罚。

一、恶意欠薪的人怎么处罚

恶意欠薪指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数额标准

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地方规定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罚

如果造成劳动者或者其被赡养人、被扶养人、被抚养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重大疾病无法及时医治或者失学的;对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使用暴力或者进行暴力威胁等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罪的情况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恶意欠薪的人怎么处罚(0)

二、恶意欠薪数额巨大怎么处罚

当恶意欠薪数额巨大时,处罚会更为严厉。虽然法律没有明确“数额巨大”的具体标准,但在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认定。

1、加重的刑罚考量

如果被认定为数额巨大,通常会在“造成严重后果”对应的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因为数额巨大本身就反映了欠薪行为的恶劣程度和对劳动者权益的严重侵害。例如,大量劳动者因巨额欠薪面临生活困境,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2、结合其他情节判断

除了数额巨大,还会结合其他情节来确定最终的处罚。如欠薪者是否有转移财产、隐匿行踪等逃避支付的行为;是否对劳动者进行威胁、恐吓等。如果存在这些恶劣情节,会进一步加重处罚。即使在提起公诉前支付了部分劳动报酬,但数额巨大且情节恶劣的,也可能不会被减轻或免除处罚。

3、社会影响的考虑

数额巨大的恶意欠薪案件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造成较大影响。法院在量刑时会充分考虑这种社会影响,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恶意欠薪被判刑后还用还钱吗

恶意欠薪者被判刑后,仍然需要还钱。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相互独立的,判刑是对其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而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1、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付出劳动后,有权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恶意欠薪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财产权益,欠薪者必须履行支付义务。即使受到刑事处罚,也不能免除其民事赔偿责任。

2、执行方式

在司法实践中,劳动者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要求欠薪者支付劳动报酬。法院在判决时会一并处理民事赔偿部分。如果欠薪者不主动履行支付义务,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询、冻结、划拨欠薪者的财产等措施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3、对欠薪者的影响

即使被判刑,欠薪者仍需还钱,这也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全面保护。而且,不履行民事赔偿义务可能会影响欠薪者的减刑、假释等。在服刑期间,积极履行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是其悔罪表现的一个方面。

综上所述,恶意欠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处罚不仅考虑欠薪数额,还会结合情节、后果等因素。同时,欠薪者即使被判刑也不能免除还钱的义务。那么,恶意欠薪案件中劳动者如何收集证据?单位恶意欠薪,股东是否要承担责任?如果您有这些或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