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刑事辩护正文

容留他人吸毒二次罪最轻判多久

2025-10-20 03:50:19  分类:刑事辩护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吕粲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吕粲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云南博仲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容留他人吸毒二次,依据法律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最轻的判罚可能是判处管制并处罚金。管制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不过具体判罚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确定。

一、容留他人吸毒二次罪最轻判多久

容留他人吸毒二次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在这些刑罚种类中,管制是限制自由而非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相对来说是最轻的主刑。

1、管制的概念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刑罚方法。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如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等。

2、具体判罚考量

虽然法律规定了容留他人吸毒罪的量刑范围,但实际判罚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容留的场所、容留的人数、吸毒人员的情况等。如果容留他人吸毒的情节相对较轻,例如是在自己家中偶尔容留朋友吸毒,且没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那么有可能被判处管制并处罚金。

容留他人吸毒二次罪最轻判多久(0)

二、容留他人吸毒二次罪的量刑标准

容留他人吸毒二次,其量刑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1、基础量刑

刑法明确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这里的“容留”包括为他人提供吸食、注射毒品的场所,无论是主动提供还是应吸毒者要求提供。

2、情节对量刑的影响

如果容留他人吸毒的情节严重,比如多次容留多人吸毒、容留未成年人吸毒、造成吸毒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等后果,那么在量刑时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相反,如果存在一些从轻情节,如犯罪后主动投案自首、有立功表现等,法院在量刑时会从轻处罚。

3、与其他犯罪的区别

要准确判断容留他人吸毒罪的量刑,还需要与其他相关犯罪进行区分。例如,如果容留他人吸毒并向其贩卖毒品,那么可能会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量刑会更重。

三、容留他人吸毒二次罪的认定条件

认定容留他人吸毒二次罪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主体条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

2、主观条件

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即明知他人吸毒而容留。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容留他人吸毒,则不构成此罪。比如他人在自己家中偷偷吸毒,而房主并不知晓,这种情况下房主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3、客观条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并且达到了二次。容留的场所可以是自己的住所、租赁的房屋、经营的场所等。只要是为他人提供了吸毒的空间,就可能构成容留行为。

容留他人吸毒二次涉及到法律的判定和量刑等多方面问题。对于量刑不仅要考虑法律规定的基础刑罚,还要结合具体情节。而认定该罪也有严格的条件。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与容留他人吸毒相关的法律问题,比如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对量刑有疑问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律师会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